当前位置:主页 >>艾灸知识
在线咨询 400-8818-780

热门产品

多事之秋多艾灸,秋季需要做艾灸的三大原因

2021-09-01 17:18浏览数:1115

  从夏天到秋天缓慢的过渡着,空气中的湿气似乎也渐渐都蒸发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用再继续艾灸来拔出身体里的寒湿之气呢?其实秋天更加需要艾灸哦!

  1.jpg

  秋冬季节做艾灸,从出发点而言,可说成是“雪中送炭”。秋季天气转凉,秋风瑟瑟,人体内的阳气也是内敛及下降的趋势,科学地进行艾灸保健可以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为什么秋天要做艾灸1、秋天易伤人体免疫力

  天气变化多样,寒热交杂,早晚温差大。易受寒凉,耗损阳气,免疫力下降,此时若人体阳气不足,很容易受天气刺激而出现体虚自汗,感冒流涕,过敏发烧,皮肤红疹,夜寐不安(易醒,多梦)等症症状。

  危害:妇科炎症,过敏性疾病,精神萎靡,夜寐不安。

  艾灸功效:补充气血、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

  2.jpg

  2、秋天干燥,易伤气损精

  秋天风大干燥,加上夏天暑气蒸腾,人体津液被加速耗损。此时人体若阳气不足,阳气固摄津液的能力会减弱,水分和胶原蛋白会加速流失。导致皮肤干油,色素沉积,暗斑痤疮,毛孔粗大,咽干咽痒,目赤目胀,月经量少,脱发,头晕头痛。

  危害:皮肤过度衰老,乳房松弛下垂,肥胖。

  艾灸功效:固摄津液,润肤抗衰,补气养血,濡养脏腑百节。

  3.jpg

  3、落叶悲凉,秋露凝结

  秋季日照减少,阳气收敛,气温逐渐下降。此时人体阳气不足会造成焦虑抑郁、自我评价低、消极少言;加上寒凉之气渐多,造成血瘀气滞,关节疼痛,胸闷气短,严重者会乳腺纤维瘤,甲状腺瘤,妇科肌瘤囊肿等。

  危害:失眠、抑郁症、心脏病、肺痨、心梗脑梗。

  艾灸功效:宽胸理气、温养驱寒、活血化瘀。

  4.jpg

  秋季艾灸要点总结——“多事之秋”秋季气候多变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时期,所以有“多事之秋”一说。

  秋季可以分初秋、仲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初秋初秋养生以清热祛湿,滋阴润燥为主。

  艾灸建议:选穴主要以肺俞、脾俞、大肠俞、阴陵泉、太溪为主。

  5.jpg

  仲秋

  仲秋养阴要防燥,润肺益胃肠。

  艾灸建议:选穴主要以:肺俞、脾俞、膏肓、照海、太溪为主。

  晚秋晚秋防燥要防寒,情绪要乐观

  艾灸建议:选穴主要以:肺俞、脾俞、肝俞、肾俞、关元等为主 。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400-8818-780
0.141599s